渗透测试工具_渗透测试专车联网

hacker|
263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矩阵法是什么

1.1 总线及网关系统安全测试汽车总线对通信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的要求不同,通过总线网关可有效隔离子网内部通信,支持通信信息的协议转换,并能基于各类总线实现对网路、差错等方面的控制功能,总线网关是车身系统实现网络化的关键,测试总线和网关的安全性,需以运行环境和测试方法要求为依据完成总线安全HIL仿真测试环境的搭建,综合运用代码逆向工程、软件行为监控等关键技术分析总线和网关的体系结构,最终实现危险源和脆弱点的识别及对所存在安全风险的综合分析。1.2 V2X网络安全测试技术由于相关安全防护建设同智能网联汽车及车联网的发展不同步,智能网联汽车中仍存在很多漏洞,易给用户带来较大的安全威胁风险。智能网联汽车应用V2X技术过程中需处理分析海量数据,以实现安全驾驶功能,不断扩大的数据规模蕴含巨大价值,同时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需针对V2X网络系统以真实场景为依据通过半实物仿真环境的搭建实现V2X安全测试的有效开展,通过安全加固V2X终端应用以确保其安全可信,具体可应用的技术包括:(1)V2X半实物仿真技术,以真实道路拓扑为依据通过移动地图的使用完成现场场景的构建,可对多种交通状况进行自主创建和设定实现多种V2X应用场景的模拟,将真实场景引入实验室使测试相关联的成本得以显著降低。(2)V2X安全性测试技术,该技术基于主动攻击测试技术,从攻击者视角主动分析V2X系统的缺陷或漏洞,对系统安全性通过攻击测试进行验证,中应用定位虚假信号源、精准识别虚假通信客体等技术以确保安全。1.3 功能及性能的软件测试方法安全性测试主要针对汽车驾驶身份、敏感信息、典型车载应用软件、智能网联汽车防破坏及自修复能力。安全性测试主体及测试途径包括:(1)基于渗透的安全性测试,主要对车联网系统通过模拟黑客输入进行攻击性测试,实现运行时存在安全漏洞的获取;(2)基于风险的安全性测试,把安全风险漏洞作为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考虑对象,通过使用异常场景、风险分析等技术完成测试;(3)基于威胁的测试,从软件外部角度出发识别安全威胁,对威胁实施过程建模,评估量化威胁等级。采用云测试模型进行性能压力测试,在服务器平台网站中上传并运行写好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实现大用户负载、并发,以进一步提高应用软件性能测试水平。采用软件可靠性应用模型,将故障注入智能网联汽车系统中,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图1为可靠性测试框架。

汽车网连话是指汽车与哪方面质检通过通信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交换?

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大科研机构都开始纷纷研究起了智能网联汽车,虽然在研究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也经历了不少的事故教训,但是科学家们依旧屡败屡战,凭借执着的精神希望能够攀上这座科技界的高峰。目前,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也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过去二十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已经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未来二十年,智能网联汽车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ICV即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广阔市场引发资本布局浪潮

根据美国BCG预测,智能网联汽车从2018年起,将迎来持续20年的高速发展黄金期,到2035年将占全球新车市场的25%左右,产业规模可超过770亿美元。目前,谷歌、百度、华为等技术巨头相继推进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计划,知名汽车公司纷纷布局无人驾驶领域,全球资本对无人驾驶领域的预期不断升温,投资并购事件不断,资本市场十分活跃,近三年内涉及总金额已突破千亿美。2018年也发生多起收购、并购和投资事件,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金额TOP50的投资事件总投资额就已突破150亿美元。

联网测试示范进程明显加快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开展了以解决道路信息感知、驾驶安全、车车通信、车路通信及远程信息服务问题为代表的一系列车联网研究项目,相关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配有远程监控系统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开始测试,这与之前配有安全员的测试完全不同。在远程监控下,工作人员可以在远程对多辆无人驾驶汽车实施监控,既满足了美国加州的测试法规要求,又创造了新的测试模式,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进展明显加快。

我国过去一年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用5905 ~5925MHz频段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 《自动驾驶封闭场地建设技术指南(暂行)》,共占据了2018年智能网联新发布政策文件的2/3,反映出车联网与自动驾驶测试示范进程的显著加快。

智能化与网联化技术加速融合

智能化(自主式)和网联化(协同式)均存有一定技术局限性,单纯依靠汽车智能化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而网联化能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突破自主式系统对于车辆周边环境的感知能力。因此,通过将智能化与网联化有机融合实现无人驾驶存在更大的可行性(即“车路协同”),同时也能极大地提升车辆的自动驾驶水平。在时间维度,通过V2X通信,车辆能够提前获知周边车辆的路牌、红绿灯等交通控制系统信息以及气象条件、拥堵预测等更长期的未来状态信息,帮助自动驾驶系统“预知”行车条件。在空间维度,通过V2X通信,车辆能够感知交叉路口盲区、弯道盲区、车辆遮挡盲区等位置的环境信息,帮助自动驾驶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周边交通态势。

“车路协同”技术将车、路、人、云、环境等要素有效结合,使各自产生的数据能够被灵活地运用,不仅有效解决用户所遇到的出行问题,同时对公路上产生的各种交通状况也能够提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从目前的一些企业布局来看,百度从2016年底开始路协相关研, 2018年9月,百度又宣布百度阿波罗将于年底开放车路协同方案;福特在2017年着力于中国道路的车路协调方案探索,并已经在上海进行相关测试;深圳 Roadstar公司专门致力于解决中国道路环境方面的自动驾驶问题,加速车与路的配合;华人运通在公司成立初期就已经布局“三智战略”,即智能汽车、智慧城市、智捷交通。车路协同发展已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

5G助推车联网全面提升

车联网的实现必须依靠高速车载无线通信技术,而车载无线通信技术分为DSRC (美国主导)和LTE-V (中国主导),从目前趋势来看,LTE-V有最大可能成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信息交互技术标准。国内企业华为,中兴、大唐等积极参与国际组织3GPP的ITE-V的标准化工作,并且发布了车联网相关产品,其中华为的LTE-v2x产品在覆盖率、低时延、高成功率方面取得进展。中国移动已在北京、天津、雄安和重庆组织SG技术示范工作,全面推进高稳定、高安全、低时延的车联网系统建设。

2018年9月,位于北京房山区的中国第一条5G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开通,该道路可提供5G自动驾驶所需的5G网络、5G边缘计算平台、SG-v2X能力、SG高精度定位能力,帮助科技创新企业开展网联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生产、质检测试,为5G自动驾驶产业打造良好的研发、孵化环境。首期道路开放长度10公里,可同时容纳10辆自动驾驶汽车进行验证、测试工作,能够有效缩短自动驾驶车的研发周期,帮助企业降低自动驾驶车的研发投入。5G网络解决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容量问题,大体积文件可在几秒之内传输完成,车载导航的精确度将大大提高,车载系统的渗透率和普及率也会得到提升,将推动车联网技术快速发展。

自动驾驶运营车优势逐渐凸显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多针对私人乘用车,但受限于政策和技术因素,以及我国道路交通情况复杂(混合交通),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存在较多组碍。但对于机场、港口、矿区、工业园和景区等特殊区域,行人和车辆少,车速低,道路条件相对简单,并且不属于社会道路,受交通法规约束小,易于实现自动驾驶。国际上Navya,Easymile等已推出自动驾驶园区车,并在机场、学校、景区等特定场景展开运营。特殊场景下车辆的自动驾驶技术优势凸显。

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社会道路将逐步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行驶,特殊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比较容易过渡到运营车辆 (商用车、共享出行等)场景,可降低自动驾驶的应用难度,能够为自动驾驶技术在互联网专车、互联网货运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总结

长期来看,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发展最终会实现自动驾驶和车与万物互联。车联网作为汽车“五官”,可以更有效的了解汽车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状况,人工智能作为汽车“大脑”,根据信息综合判断做出决策。车联网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前提,而车联网的应用在自动驾驶时代会得到更充分发展,例如卫星导航将使用高精度地图来提高精度,自动驾驶解放了驾驶员的注意力从而可以使用更丰富的车载娱乐等。

相比于美日欧,我国虽然在5G通信、北斗导航定位、ICT等领域有一定的特点或优势,但综合来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和传统汽车领域相比,已有明显的缩小。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引起汽车产业链的革命性重构,市场格局也将发生深刻的改变,这对有着巨大汽车消费市场的中国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什么是渗透检测

渗透测试 (penetration test)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国外一些安全组织达成共识的通用说法是:渗透测试是通过模拟恶意黑客的攻击方法,来评估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一种评估方法。这个过程包括对系统的任何弱点、技术缺陷或漏洞的主动分析,这个分析是从一个攻击者可能存在的位置来进行的,并且从这个位置有条件主动利用安全漏洞。

换句话来说,渗透测试是指渗透人员在不同的位置(比如从内网、从外网等位置)利用各种手段对某个特定网络进行测试,以期发现和挖掘系统中存在的漏洞,然后输出渗透测试报告,并提交给网络所有者。网络所有者根据渗透人员提供的渗透测试报告,可以清晰知晓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我们认为渗透测试还具有的两个显著特点是:渗透测试是一个渐进的并且逐步深入的过程。渗透测试是选择不影响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攻击方法进行的测试。

作为网络安全防范的一种新技术,对于网络安全组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但要找到一家合适的公司实施渗透测试并不容易。

渗透检测步骤

渗透测试是什么?

渗透测试,是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不妨假设,你的公司定期更新安全策略和程序,时时给系统打补丁,并采用了漏洞扫描器等工具,以确保所有补丁都已打上。如果你早已做到了这些,为什么还要请外方进行审查或渗透测试呢?因为,渗透测试能够独立地检查你的网络策略,换句话说,就是给你的系统安了一双眼睛。而且,进行这类测试的,都是寻找网络系统安全漏洞的专业人士。

渗透测试流程是怎样的?

步骤一:明确目标

1、确定范围:规划测试目标的范围,以至于不会出现越界的情况。

2、确定规则:明确说明渗透测试的程度、时间等。

3、确定需求:渗透测试的方向是web应用的漏洞?业务逻辑漏洞?人员权限管理漏洞?还是其他,以免出现越界测试。

步骤二:信息收集

1、基础信息:IP、网段、域名、端口

2、系统信息:操作系统版本

3、应用信息:各端口的应用,例如web应用、邮件应用等等

4、版本信息:所有探测到的东西的版本

5、人员信息:域名注册人员信息,web应用中网站发帖人的id、管理员姓名等

6、防护信息:试着看能否探测到防护的设备,像有没有CDN、waf等

步骤三:漏洞探索

利用上一步中列出的各种系统、应用等等,使用响应的漏洞

方法:

1、漏扫、awvs、IBM appscan等

2、结合漏洞去exploit-db等位置找利用

3、在网上寻找验证poc

步骤四:漏洞验证

将上述中发现有可能可以成功利用的全部漏洞都验证一遍,结合实际情况搭建模拟环境进行实验,成功后再引用于目标。

自动化验证:结合自动化扫描工具提供的结果

手工验证:根据公开的资源进行手工验证

试验验证:自己搭建模拟环境进行验证

登录猜解:可以尝试一下登录口的账号密码的发现

业务逻辑漏洞:如发现业务逻辑漏洞,进行验证

步骤五:信息分析

为下一步实施渗透做准备

1、精准打击:准备好上一步探测到的漏洞的exp,用来精准打击

2、绕过防御机制:是否有防火墙等设备,如何绕过

3、定制攻击路径:最佳工具路径,根据薄弱入口,高内网权限位置,最终目标

4、绕过检测机制:是否有检测机制,流量监控,杀毒软件 ,恶意代码检测等(免杀)

5、攻击代码:经过试验得来的代码,包括不限于XSS代码,SQL注入语句等

步骤六:获取所需

1、实施攻击,根据前几步的结果,进行攻击

2、获取内部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连接,vpn,路由,拓扑等)

3、进一步渗透:内网入侵,敏感目标

4、持续性存在:一般我们对客户做渗透不需要,但真实的环境中,我们会做rookit、后门,添加管理账号。驻扎手法。

5、清理痕迹:清理相关日志(访问,操作),上传文件等

步骤七:信息整理

1、整理渗透工具:整理渗透过程中用到的代码,poc、exp等

2、整理收集信息:整理渗透过程中收集到的一切信息

3、整理漏洞信息:整理渗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漏洞,各种脆弱的位置信息

(为了形成报告,形成测试结果使用)

步骤八:形成报告

1、按需整理:按照之前第一步跟客户确定好的范围和需求来整理资料,并将资料形成报告

2、补充介绍:要对漏洞成因、验证过程和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

3、修补建议:当然要对所有产生的问题提出合理高效安全的解决办法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